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际刊号:1000-582X
国内刊号:50-1044/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4457 人次
 
    本刊论文
生态:科学美学与文艺美学的维语

  [论文摘要]21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代表性的科学美学和文艺美学,能够打破理性规则、感性自由主、客二元对立关系的,是“生态”这一维语。它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辩证关系,寻求人与社会、自然的真正和谐统一。

  [关键词]科学美学;文艺美学;生态

  21世纪的全球化经济飓风的动荡影响,自然带动已有的地缘政治、生存文明、生活方式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具体说代表工具理性的“科学”与体现自由精神的“人文”是不是真成了冤家对头?二者要么“恶言相向、怒目而视”?要么“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真善美,过去现在将来一直是人类衡量价值的尺度与计算成果的坐标。“真正使一定的美学同一定的哲学深刻地、不可分离地联结起来的东西,是对人的本质这个根本问题的看法。对于人的本质是怎样看的,对于美与艺术的本质也就会怎样看。”[1]当下“人何以为人” 理性规则、感性自由主、客辩证追思,很容易让人深思科学美学、文艺美学与人的关系,二者有没有捐弃二元对立的前嫌而有携手共进的共性?

  今天提到的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

  事实上,科学实质又是思维的自由创造和理智的自由发明,科学的基础也具有某种虚构的特征。这就形成了科学美学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张力,关键是如何在二者之间维持正确的比例和微妙的平衡。再说,科学精神既要有“为知识而知识”或“为科学而科学”的理想追求,以利于科学自身的健康发展;又要实实在在地造福人类,以赢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同和支持。这就必须在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文艺美学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

  美国建设性后现代理论家大卫·雷·格里芬指出:“现代范式对世界和平带来各种消极后果的第四个特征是它的非生态论的存在观”。 [3]由此提出“生态论的存在观”这一重要的哲学理念,可谓科学美学与文艺美学的维语。标志着人们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以及对自然的完全和谐依存。

  文艺美学是文艺学与审美哲学结合体,具有感性的丰富性和哲学的深刻性,“既是关于不同艺术审美特性的阐释性科学,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又是关于审美超越和审美自由的反思性科学,因此,它不仅具备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的生动属性,而且具备艺术哲学的反思特性。”[4]形成了所谓的“召唤性结构”,从而使许多学科具有了真正的交流的可能性,与科学美学也有了交流的语境和场域。那个使者就是——生态,肩负着人类美好家园建设和诗意栖居的壮举。

  文艺美学是中国学者对世界美学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独特贡献,西方

  关于生态的话题更是源远流长。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

  [5]

  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整体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6]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人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自然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

  今天我们提出科学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指出,作为欧洲人根本的生活危机之表现的科学危机,根源在于科学观念被实证的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只见事实的科学造就了只见事实的人,从而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只有把人、人的生存意义与科学活动统一起来,才能找到摆脱危机的出路。“生态”体现的科学美学与文艺美学审美超越的维语,扬弃了西方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也就能更好的为人类美好生活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生态观”,既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自身固有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机制,深入发掘科学内在的的精神实质、文化意蕴和人文价值,也要以平等的态度善待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积极吸纳它们的思想精华和时代精神气质,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积极推进全社会认识和重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的完善的意义与价值,并促成全人类正确认知它们对立而统一的关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只有这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才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和正确的轨道上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珠联璧合,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相得益彰。“生态”,可谓“按照美的规律”连接了科学美学与文艺美学的一座桥梁。深奥的科学与直观的文艺雅俗共赏、理性与自由、感性和规则共舞,使得人类发展渐入收获共荣的“狂欢化”。“生态”维语有助于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真正建构系统整体观念,切实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辩证关系,寻求人与社会、自然的真正和谐统一。帮助人类回归生活世界,推动人类幸福感的实现。“如果是这样,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7]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7:20.

  [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88: 224.

  [4]李咏吟。文艺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4.

  [5]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3-24.

  [6]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7]李振道。李振道文录[M].上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45.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